温眉

阅读记录  |   用户书架
上一页
目录 | 设置
下一页

第二十七章功劳被人抢了!(2 / 3)

加入书签 | 推荐本书 | 问题反馈 |

装着五百两银子,而且都是颜色泛黑、质地极差的杂银,而这种杂银的市价比起雪花白银来至少低三成!

也就是说,五百两银子,只能当三百五十两用,甚至更低。

还有一套正六品百户官服饰,以及一份公文准许秦锋,正式继承七杀堡百户之职!

落款是榆林镇-总兵府,还加盖了总兵大印!

沙匪危害极大,故而数年之前,三边总督府颁布过一道政令边军大小将士,有能生擒、或者斩杀匪首—侯万金者,一律官升两级、赏银五千两!

现如今,秦锋苦心谋划,冒着巨大的危险拿下了匪首—侯万金的人头,可得到的奖赏呢?

七杀堡百户之职,本就由秦家人世袭的,现在下个任命文书,等于一级没升!

赏银也只有十分之一,还是价值极差的杂银,赏赐如此不公,难怪董千户满面羞愧了。

“秦小兄弟,实在对不起,关于你斩杀匪首的事情,我明明如实上报了,不曾想弄成这样子,真是……唉!”

“千户大人不必如此,此事与你无关!”

秦锋何其聪明,瞬间就明白了,自己的功劳肯定被人贪墨了,如今大明朝的官场至极,这种事情一点也不稀罕!

至于是谁贪墨了功劳,根本不必问,过几天就清楚了。

谁是这件事的受益者,谁就是那个幕后黑手!

……

果不其然,没过几天,有消息传来榆林镇总兵—姜让亲自坐镇指挥,出兵剿灭了大股沙匪,其子千总—姜申旭更是身先士卒,亲手斩杀了穷凶极恶的匪首—侯万金,为榆林镇除掉了一个大祸害。

此事上报之后,三边总督—武之望大喜,好好夸奖了总兵—姜让一番,并将其子—姜申旭连升两级、加封游击将军之职,并赏银五千两。

消息传到镇北城,不少人为此忿忿不平,这明明是秦锋立下的功劳,怎么就变成姜家父子的了?

这世上还有天理吗?

对此事,秦锋极为冷静,一不闹、二不骂,只是认真收集起了姜家父子的情报……

姜家,西北名门望族,子弟世代为官,根深蒂固、势力庞大,而且一直世袭庆阳卫-指挥使之职,现如今,姜家就更厉害了,出了三个大人物,而且是亲兄弟

老大—姜让,现任榆林镇总兵官,为人阴险狡猾,坑人无数,人送绰号九尾狐狸!

老二—姜瓖,现任山西-大同镇总兵官,和其兄一样的狡猾,善于见风使舵、左右逢源,人送绰号墙头草!

老三—姜瑄,现任山西—阳和镇副总兵官,凶狠残暴,贪财好色,人送绰号姜阎王!

一门三总兵,这在大明朝的将门当中也是独一无二的!

另外吗,人们常说榆林镇有三害第一是沙漠、第二是沙匪、第三就是姜家了。

在榆林镇境内,姜家人横行无忌、贪污,抢男霸女、草菅人命,干的坏事不计其数……与姜家人相比,之前的郑千户都算是个大善人了。

弄明白之后,秦锋继续保持沉默,该做什么做什么,仿佛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。

怂了?

非也!

秦锋明白,如今自己势单力薄,根本无法与姜家父子硬碰硬,那样没有好果子吃。

不过嘛,早晚有一天自己会飞黄腾达的,到时候,谁吃了我的给我吐出来,拿了我的给我送回来!

姜家父子,等着的!

……

之后的日子里,镇北千户所一带很平静,可西北地区却一点也不平静,在天灾的双重压迫下,不堪忍受的百姓们终于造反了。

崇祯元年—十一月二十日,陕西府谷人—王嘉胤、王自用带领数千饥民冲进了府谷城,杀掉县令,开仓放粮,率先挑起了造反的大旗!

十二月十八,汉南人—王大梁率领饥民造反,围攻府城。

崇祯二年—正月初七,刀客-王和尚率领饥民造反,攻占了延长县城。

正月二十八,米脂人—高迎祥率领饥民造反,攻克安塞县城,而后一路向南席卷了甘泉、洛川、白水……杀奔关中去了。

……

一时间,饥民造反的急报,如同雪片一般飞进了固原城—三边总督府当中。

三边总督—武之望,字叔卿,自幼聪慧,好读书、善清谈,万历十六年中乡试解元、次年高中进士……而后加入了东林党。

面对各地送来的告急文书,这位武总督在思考了几天几夜之后,终于想出了一个惊天地、泣鬼神,完美无比的对策

第一步,找一根白凌子系在房梁上,底下放一个板凳。

第二步,踩着板凳,把脑袋穿过白凌子。

第三步,踹倒板凳!

没错,面对民变,一点办法也没有的武总督悬梁自尽了,这到符合东林党人一向的作风平时袖手谈心性,临危一
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A- 18 A+
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